4月24日,由中国科学院核能安全技术研究所主办的第三届核能安全技术高峰论坛在合肥·科学岛举行。
来自国家科学技术部、国家能源局、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中国科学院等国家主管部门领导,中国辐射防护学会荣誉理事长潘自强院士、中国核学会理事长李冠兴院士、中核集团秦山二期工程总设计师叶奇蓁院士等20余名核能相关研究领域院士以及来自中国、欧盟、美国、日本等国外知名研究机构共计100余家科研单位的300多名专家学者参加论坛。就“革新核能安全理念,促进核能持续发展”的主题进行充分研讨。
国家“十三五规划纲要”提出,安全高效发展核电。目前我国运行核电机组35台,在建核电机组21台,是世界上在建核电规模最大国家。随着世界核能的快速发展,核能与核技术应用中的安全问题凸显,国家也即将以《核安全法》形式立法保障核安全。
与会专家认为,核能是我国能源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核安全始终是核能发展生命线。
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C.Rubbia倡导革新型核能系统,他在报告中提出一种新颖并且安全的“能量放大器”概念来产生核电。他认为这种系统能够实现洁净核能源的目标,并能避免核扩散。
国际能源署IEA-ESEFP合作计划执委会主席、中国科学院核能安全技术研究所所长吴宜灿研究员进一步阐述了其对革新核能系统安全研究与思考。他认为传统核能发展仍存在安全问题有待解决,必须在理念、技术、方法、措施等四个方面进行革新,才能从源头确保核安全。并以铅基堆为例,阐述了其在革新核能安全“四项革新”方面的创新实践。
与会专家还就革新型核能安全、燃料循环、辐射安全技术发展、海上浮动核电站、自主品牌华龙一号/CAP1400、第三代核电技术AP1000、小型堆/微堆概念等安全问题展开深入研讨,探索各种新概念堆型在不同应用场景的广泛应用,积极为我国核能及核安全发展谏言献策。
核能安全技术高峰论坛是由中国科学院核能安全技术研究所倡导发起,旨在搭建一个全面开放的高端学术交流平台,共同推进我国理性、协调、并进的核能安全发展。自2013年以来,该论坛已成功举办两届。